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党群工作

【党员先锋岗】在3760米雪域高原闪耀的电建蓝

发布日期:2025-07-16 信息来源:变电分公司   作者:柯有智、李晓雪   字号:[ ]

近日,上海市经信工作党委在系统内命名一批上海市经济信息化系统产业先锋示范岗。公司变电分公司党支部经过立项申报、互学互评、集中评审等环节,公司“雪域高原特高压党员先锋岗”获评“上海市经济信息化系统产业先锋示范岗”。

巍峨高原雪山,见证信仰的高度;澎湃的雅鲁藏布江,激荡着电建人的奋进之歌。有这样一位电建人,驻扎在海拔3760米的雪域高原上,只为建设一座屹立在雪山之巅的“大国重器”,他就是——郑田野。

勇闯山峰无人区,把天堑化为通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前往卡麦的头一晚上,郑田野在记事本上写上这样一句话。西藏卡麦换流站是金上-湖北工程的起始站,站址海拔高达3760米,它是目前世界海拔最高的特高压换流站。该工程也是国内第一个进入川藏高原腹地的特高压直流工程。卡麦项目站址在高寒地区,天气变化无常,冬期漫长,有效施工周期短,项目四通一平工程中场平面积约23.5公顷,场平实际施工时间不足6个月。

从山脚下到山顶上的项目部,短短15.5公里的距离,落差接近1200米,共计31个盘山大拐弯道,进站道路狭窄、坡度大、转弯半径小,落石、道路塌陷等问题频发。郑田野团结带领项目团队精心策划实施机械进场方案,对重型机械采取重点监护,让各大机械设备有序爬行上山,跨过金沙江,历时5-8个昼夜,挖机、夯机、旋挖等设备安全抵达作业位置,为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他身先士卒,带头把现场临时帐篷作为办公室和住宿点,在预定时间内组织协调完成混凝土搅拌站的建设与调试投产,确保搅拌站按期建成并具备运行条件。

党旗红与雪域白,见证信仰的高度

在日常工作中,郑田野注重通过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激励项目全体职工一起全力攻克前进路上的“娄山关”和“腊子口”,向极限发起挑战,攻坚技术难题,把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变为“可能”,努力创造雪域高原特高压电网建设史上新的奇迹、新的壮举。

为解决高海拔无人区低压氧气和缺电缺水等问题,郑田野积极联系当地医院在现场设置医疗点,现场24小时采用弥散式供氧系统作为应急保障,在正式通电前采用柴油发电机进行现场供电,通过现场踏勘选择最优给排水路径,解决了在雪域高原施工缺氧和缺电缺水等困难。由于藏区民风民俗独特,民事协调难度大,不确定因素多,阻工现象时有发生。郑田野积极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以缺氧不缺精神的状态,深入群众中间做疏导工作、做到了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卡脖子的事情,哪里就有他孜孜不倦、先锋榜样的身影。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2024年,卡麦换流站迎来施工高峰期,主控楼、防火墙、阀厅钢结构吊装等重大施工作业陆续开展,现场施工机械多、作业面广、道路通行条件差,郑田野结合工程特点、施工资源,动态优化进度安排,细化进度管控单元,确保了主控楼封顶、防火墙浇筑、钢结构吊装等重大里程碑节点的顺利完成,并收到了业主的感谢信。他参与的“高海拔复杂地质的特高压换流站高陡边坡建造及生态修复技术创新”在“聚势向新 质领未来”2024年上海市产业青年创新大赛中获得优秀奖,《提高高海拔高边坡PMS绿化一次成活率》被评为2024年度电力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三等成果。

在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他积极响应当地政府号召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筹集图书、钢笔、文具盒、篮球、足球,羽毛球等物品,参加对项目所在地西藏昌都市芒康县朱巴龙乡第一小学的爱心助学活动,为助推西藏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