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班组安全,从“四个标准化”开始 |
|
|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精神,确保安全生产理念深入人心,切实发挥班组作为企业生产一线基本单元在现场安全管理中的核心保障作用,浙江LNG三期项目部致力于构建安全型班组,从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夯实班组安全基础、深化安全教育普及、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及提升安全技能水平等多个维度出发,全方位巩固班组安全发展的坚固基石,以此驱动项目部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稳步迈进。 安全管理制度标准化。项目部紧密结合《关于规范班组生产组织及安全管理的意见》(中电建股安监〔2024〕18号)和《关于加强班组安全验证管理的通知》(上海电建安环部〔2024〕53号)等相关文件,重新梳理管理模式,围绕项目行政管理、技术支持、生产实施、安全监督四大体系的管理职责,制定了一系列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班组建制、班组长及班组作业人员组成由项目生产实施体系整体验收达标后方可安排施工任务。班组长应根据生产实施体系生产任务安排制定班组每日施工作业计划。 为进一步提高项目安全管理,项目班子成员实行24小时带班制、每日班前会带班制,严格落实每周大班会,组织安全日活动,班前会过程中记录清晰录音、录像并上传工作群,小班会由班组长主持,时间不少于10分钟。同步建立“包保”信息台账。设置起重班、土建施工一队、土建施工二队、土方队4个班组,设立班组长7名并各设置了安全监督员,对班组长进行考核认证,对其专业技能、安全知识、管理能力、工程经验、学历等进行考核认证,按项目部生产实施体系予以命名并登记建册管理,认证合格后贴标上岗。由项目班子与施工班组负责人累计签订5份区域包保责任书,细化5块管理区域,提高安全管理保障。 安全教育培训标准化。从源头上把控安全风险,项目部对安全教育板块全面进行系统化升级,在原有的讲解模式上新增了“听、看、学”等三维一体的教学模式,既丰富了安全知识,又增强了安全责任意识。截止到目前为止,项目部培训人数达736余人次,全部通过培训考核,实现了全员培训、全员合格测试。 为了进一步强化作业人员安全意识,项目部对已经在现场作业的人员再次组织安全培训,让每一位作业人员都能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并熟练掌握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对验证合格的人员贴上贴上了特制的验证贴,作为他们完成培训并获得合格认证的标志,累计发放合格验证贴96人次。对验证不合格的人员再培训再验证,当前再验证人员18人次。生产实施体系人员作业人员进行验证拷问。张贴不同款式标识,对班组长、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非熟练工人和新进场人员、可进行的作业进行重点区分监管。 安全作业标准化。项目部围绕“从零开始,向零奋斗”安全理念,紧密结合“人、机、 料、法、环”生产要素,深入宣贯“设备设施零故障、执行标准零距离、员工作业零违章、环节系统零隐患”的安全生产思想。 项目部以打造模块化精品工程为目标,对现场安全管理区域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划分,我们分别设立了1号罐区、2号罐区、4号罐区、2号钢筋加工场、6号钢筋加工场共5个管理区域。每个区域都严格按照安全标准化的要求进行管理和运作,确保每一处都达到安全无虞的标准。围绕“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目标,深入实施“四位一体”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管理模式,现场作业12类工种、281条危险预知和安全确认标准,和31项流程作业标准。 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项目部制定了隐患排查标准化流程,明确了隐患排查的责任人、时间、方法和整改要求,确保隐患排查工作能够有序、高效地进行,同时还引入了10台智能监控设备对施工现场进行全天候巡察,形成了“线上+线下”的双重监控模式,形成了一套全面、高效的隐患排查与治理体系。自开工以来截止目前为止,项目部先后组织专项检查50余次,发现安全隐患612项,检查小组均当场提出整改意见,要求区域负责人立即组织整改,确保项目的安全生产。 此外,项目部还建立了隐患排查的激励机制和问责制度。对于积极参与隐患排查、提出有效整改建议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于未认真履行职责、导致隐患未及时发现或整改不力的行为进行严肃问责。截至目前,项目部已对20余人次在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中的突出表现提出了表彰,这不仅是对他们个人努力的认可,更是对整个团队安全意识的提升和鼓舞。未来,项目部将继续完善隐患排查的激励机制和问责制度,为打造更加安全、稳定、高效的生产环境贡献力量。 |
|
|
【打印】 【关闭】 |